想要遠離糖帶來的肥胖和齲齒,吃多少糖才算健康
發布: 2023.02.07
甜蜜的糖,讓我們又愛又恨。
糖分可以給身體提供能量,給大腦提供養料,但是過多的糖分也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帶來肥胖、齲齒等問題。
那么,糖,攝入多少合適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糖與飲食質量不佳、肥胖和非傳染性疾病風險有高度關聯,游離糖的高攝入量已成為令WTO高度關注的話題。游離糖加大了膳食的總體能量密度,致使能量過剩,而維持能量平衡對于保持健康體重和確保最佳攝入營養至關重要。
過度攝入糖,尤其是通過飲用含糖飲料攝入游離糖增加攝入總能量,可能會降低含更適當營養熱量食品的攝入,導致體重增加,并加劇非傳染性疾病風險。
另一令人關注的問題是攝入游離糖與齲齒之間的關聯。牙科疾病是全球最流行的非傳染性疾病,盡管過去幾十年牙科疾病防治工作大有改善,但仍存在多項問題,造成痛苦、憂慮、功能受限,以及在牙齒掉落后引起社交障礙。牙科疾病治療費用極為昂貴,占工業化國家衛生保健預算的5%至10%,在多數較低收入的國家中牙科疾病治療費用超過可用于兒童衛生保健的資金總額。
對成年人隨機對照試驗結果進行的匯總分析顯示,降低游離糖攝入量與體重減輕之間存在關聯。比較而言,增加游離糖攝入量,體重就會有所增加。對一年或一年以上隨訪定群研究的匯總分析結果顯示,與含糖飲料攝入量最低的兒童相比,攝入量最高兒童超重或肥胖可能性較高。
對兒童定群研究項目進行的分析顯示,游離糖攝入水平與齲齒之間存在關聯。證據顯示,如果游離糖攝入水平達到攝入總能量的10%以上,與低于攝入總能量10%的情況相比,齲齒率較高。此外,在三項全國人口研究中,據觀測,人均糖攝入量低于每年人均10公斤(約占攝入總能量的5%)時,齲齒率較低。
另外,所有研究均顯示,在游離糖攝入量遠低于每年人均10公斤(即小于攝入總能量的5%)的情況下,游離糖攝入量與齲齒之間存在對數線性劑量反應正向關系;诳傮w證據,世衛組織就成人和兒童游離糖攝入量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
?世衛組織建議在整個生命歷程中減少游離糖攝入量(強烈建議)。
?世衛組織建議將成人和兒童游離糖攝入量降至攝入總能量的10%以下(強烈建議)。
?世衛組織建議將游離糖攝入量降至攝入總能量的5%以下(條件性建議)。
攝入總能量是每日從食品和飲料中獲得的卡路里/千焦總和。能量來自常量營養素,如脂肪(每克9千卡/37.7千焦),包括總糖(游離糖+內源性糖+奶糖)和膳食纖維在內的碳水化合物(每克4千卡/16.7千焦),蛋白質(每克4千卡/16.7千焦)和乙醇(即酒精)(每克7千卡/29.3千焦)。攝入總能量的算法是,將這些能量因素乘以所消費的每類食物和飲料的克數,然后將所有數值加總,即為攝入總能量。因此,占總能量百分比就是占每日攝入總熱量/千焦百分比。
說明
?游離糖包括由生產商、廚師或消費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單糖和雙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分。
?低游離糖攝入國家不應增加游離糖攝入量。增加游離糖攝入量影響膳食的營養質量,會大量提供無特定營養素的能量。
?游離糖的增加或減少與體重的平行變化相關,而且不論游離糖攝入水平如何,均存在這一關系。游離糖攝入導致的多余體重源于攝入過多能量。
? 最近其它一些分析也證實可進一步將游離糖攝入量限制在攝入總能量的5%以下,這項建議的依據是從童年到成年期間齲齒造成的累積不良健康后果。由于齲齒是終生暴露于一項飲食風險因素(即游離糖)的結果,即使在兒童期略微降低齲齒風險,對今后生活也有顯著作用;因此,為盡量減少終生的齲齒風險,應盡量降低游離糖攝入量。
? 沒有發現將游離糖攝入量降至攝入總能量 5%以下造成損害的任何證據。
? 接觸氟可在特定年齡減少齲齒,并延緩齲齒發生,但并不能完全預防齲齒,在接觸氟的人群中,齲齒率仍在上升。